球盟会官网新闻中心

KB体育入口2023杭州生活品质总点评入选对象

2024-09-18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亚运志愿者在岗位上挥洒汗水、市民积极为亚运与城市发展建言献策、超1亿名“数字火炬手”与主火炬手共同点燃亚运火炬、亚运观赛“一票难求”、全民健身热潮涌动……在杭州,人们以不同形式书写着全民参与的亚运篇章。

  点评:所有人都在不同场域当了一回“弄潮儿”,这是杭州人的精神众筹,这是一次城市和全民的“绽放”。

  人行道旁、写字楼顶、铁路沿线……散落在杭城各处的“边角料”被精选打磨成“金角银边”,成了家门口的“健身房”。截至2023年11月底,杭州已建成各类嵌入式体育场地设施4091片,共134.26万平方米。

  点评:杭州这座城,从来都把市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亚运之城的本质,是让人人活力四射。

  2月5日起,杭州市委办公厅“1+X”民意互动平台联合杭州日报、杭州发布、《杭州》杂志等媒体开展“我为亚运献一策”活动。征集到的3000多条“金点子”,内容涉及亚运会开闭幕式、火炬传递方式、观赛途径、赛后场馆利用、城市形象提升等。

  点评:唯有群策群力,热爱才能创造奇迹。这是钱塘自古繁华的中国式浪漫,这是参差十万人家的命运共同体。

  诞生于G20杭州峰会的“小青荷”KB体育入口,也是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志愿者的统一称谓。52.39万人次,512.5万小时,3.76万名“小青荷”……他们的专业服务和亲切微笑的背后,凝聚的是持之以恒的刻苦训练、风吹日晒的默默坚守和披星戴月的无私奉献。

  点评:盛会的“绽放”离不开“每片花瓣”的“卷”与“开”。1000多天的含苞蓄力,只求完美一刻;100分钟的激情绽放,让四海欢聚。

  一项项全球首推、首创、首用的技术应用,为杭州亚运会装上科技之眼、创新之翼,绘就体育与科技交汇的智能图景,呈现别具一格的亚运风采。

  点评:从智能亚运看数智之城,杭州,展现出“爱达未来”的梦幻色彩,前程无限。

  作为国际大型综合性运动会史上首个“一站式”数字观赛服务平台,“智能亚运一站通”以区块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为支撑,为观众提供数字观赛的全方位便捷服务,为数字世界和国际赛事搭起桥梁,使城市服务和亚运场景紧密衔接。

  点评:科技的力量彰显出这座数智之城的创新活力,也折射出新时代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硬实力。

  “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闭幕式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大莲花”精彩绽放KB体育入口。这是一场艺术与智能的双向奔赴,更是千年文明与数字技术碰撞的视听盛宴。

  点评:绽放的背后是杭州乃至中国高科技企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浓缩。潮起,向未来!

  他踏着钱塘江浪潮而来,他由全球一亿名数字火炬手汇聚而成,他满载着无数人对亚运的爱与憧憬。开幕式上,他和火炬手汪顺共举“薪火”点燃主火炬塔,创造了“数字点火”的非凡一刻;闭幕式上,他向观众依依惜别、接连比心,传递出真挚友好的东道主情谊。

  点评:这一刻,时空消融,这一晚,跨越现实。这个数字的巨人,就是大写的我们!

  亚运会是体育盛会,也是人文交流、文化交融、民心相通的舞台。杭州亚运会采用各种传播手段,赋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式地展现杭州韵味,把“最忆杭州”的故事讲述给世界。

  点评:中国文化的感染力,中华文明的影响力。通过这个窗口,世界看到了今天的杭州,世界看到了今天的中国!

  亚运赛程期间,“潮新闻”平台报道亚运相关内容全网传播超百亿。其中客户端累计刊发3399篇亚运相关报道,全网传播量29.37亿;分发平台传播量达70亿;海外平台累计生产外宣产品逾200条,外网传播量超过500万。

  点评:更快更好更动人,更鲜更深更用心,记录下亚运的每一个瞬间,传播出亚运的每一份感动。

  以90后和00后为主的导演、中英播报员、赛事播报员、MC、DJ、音响师、视频控制团队,杭州亚运会官方“氛围组”在超快的比赛节奏中,实现了多工种的完美配合,让参赛者和观赛者都留下了美好的体验和回忆。

  点评:青春DNA让赛场选手激情澎湃,让这座城市活力四射。世界也由此听到了这座城市的律动。

  “孤山之巅,君子之约”“弥陀山上小勾留”“西溪里的施耐庵与水浒英雄梦”……2022年以来,杭州市文化广电旅游局联合杭州市城市品牌促进会等机构,推出了50余场城市漫步(City Walk)活动,让市民游客感受杭州历史韵味与文化底蕴。

  从开幕式上良渚古城的金色稻浪、震撼澎湃的钱塘江潮,到闭幕式上翩然起舞的荷桂少女、化作满天星光的数字火炬人……亚运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用充满江南气韵的文化美学图景勾连历史、现代与未来。

  点评: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从宋人的辞章里款款绽放在亚运的舞台,如诗般隽永,如画般旖旎。

  作为杭州亚运会奖牌设计团队主要负责人,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系主任章俊杰带领团队历时近两年、20多轮方案调整和打磨优化,终于让汇聚三大世界文化遗产西湖、大运河、良渚古城遗址意象的“湖山”奖牌走上耀眼的舞台。

  点评:将方形玉琮和圆形奖章融为一体,蕴含着美美与共、和而不同的亚运精神,诉说着湖山佳话、中国故事。

  从理念到行动,从现有场馆的充分利用到新建场馆的节能环保,从绿色标准构建到和谐生态,从源头协同到数智赋能,杭州把绿色、低碳、可持续理念融入亚运会和亚残运会的筹备、举办及赛后利用全过程、全领域、各环节。

  KB体育网

  点评:更高、更快、更强,是奥林匹克一以贯之的精神。更绿色、更低碳、更环保,是杭州亚运会始终如一的目标。

  在杭州亚(残)运会“十大场馆”评选活动中,富阳水上运动中心获“绿色清新奖”。建筑以“山”为形,以“水”为韵,屋顶雨水收集系统平均每天节水约1000吨;空中花园夏季遮阴,冬季保温;全通透的幕墙玻璃采用三层镀银玻璃技术,有效减少了光污染。

  点评:今天的水上运动继续融入了气韵生动的山水画卷之中,这是千年来我们始终灵魂丰满的理想家园。

  杭州奥体中心游泳馆凭借24小时、7道工序的水循环系统,可以在池水“常年不换”的情况下依然干净清澈,甚至达到“直饮标准”;节能照明“黑科技”导光管采光系统可将室外的自然光漫射至室内,每年照明可节能30%。

  点评:杭州在每一处细节上都做足了功夫,那是一种把一切做到极致的匠心精神。

  亚运村结合“绿色”办赛理念及杭州“无废”城市建设,开发了亚运史上首个“亚运村低碳账户”。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鼓励“村民”践行绿色低碳理念、体验绿色互动科技、参与绿色减碳活动。

  点评:亚运会里的绿色生活,代表着我们更加自信从容,也代表着我们从竞技层面向生活层面的接力。

  2021年9月15日,12名来自国网杭州供电公司的业务骨干受聘成为亚运会历史上首批“零碳”工程师。他们帮助场馆节能降碳、推动绿电交易,通过数字化平台“双碳大脑”给场馆精算出用能账,是亚运场馆的“供电卫士”。

  由点及面推动线下为企服务全覆盖、串珠成链构建线小时助企场景……杭州正全力推动政务服务从便捷服务向增值服务全面升级,构建形成全链条、全天候、全过程的为企服务新生态。

  点评:政府负责阳光雨露,企业负责茁壮成长,这座城市的管理者知道,企是企望,业是事业。

  今年6月,杭州市被列为浙江省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试点,市区两级依托行政服务中心组建一站式集成的线下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作为政务服务增值化的中台枢纽。

  点评:从“最多跑一次”,到“只进一扇门”,简洁与高效的背后,则是更多行政服务人员“密不透风”的努力。

  拱墅区创造性实施以商务社区为载体的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每个商务社区都设立了社区党组织、楼宇治理委员会和综合服务中心。商务楼宇内的企业办事,从原先要跑几公里变成“门口办”“楼下办”。

  点评:城市里也有垂直生态,高楼上也有单位亩产,这就是拱墅区楼宇商务社区的创富能量。

  共享数据35万条,生成图表37类,开发人工智能算法模型146个,杭州市投资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涵盖全市工业、商服住、政府投资三大类项目,实现了项目全生命周期的展示分析、预警提示、协调处置等功能。

  点评:今天的杭州正在用精准的大数据,为投资项目拓展最具生长潜力的田野,在成长的每一个阶段都可追溯、可定位。

  在高新区(滨江),专利、商标、著作权等知识产权“一类事”,都可以“一门进、一站办”。而在线上,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集成了76个知识产权高频事项、物联网产业运营平台、云上品牌指导站,一站式链接全球创新资源。

  点评:把“脑袋里的智慧”化作“口袋里的财富”,真正实现了世界上两件最难的事之间的互相转化。

  杭州推行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以来,各地各部门在便捷服务的基础上,专注精准服务、个性服务、衍生服务,不断推动服务增值、发展增值。

  开年以来,杭州发布《2023年提振消费行动计划》,通过一系列主题活动、发放各类消费券、积极培育“新型消费”,将消费氛围“拉满”。今年前三季度,杭州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473亿元,同比增长4.7%。

  点评:人间烟火气是生活的写意,是走过春夏的风景,是刻在杭州人骨子里的幸福。

  能在主城区老商圈“螺蛳壳”里做出消费“大道场”,湖滨商圈靠的是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消费生态体系这颗“智慧头脑”。随着数据“多”起来、“准”起来、“用”起来,商圈变得会思考、更聪明,业态结构提升了、消费者体验升级了。

  点评:传统商圈以“智”取胜,消费、服务、治理、文化融合创新,掀起新一轮商业与城市治理变革。

  依托杭州市“数智农安”平台,建德对全市农产品生产经营者进行农安立信、评信、示信、用信,建立了事前信用承诺、事中信用监管、事后信用评价、信用联合奖惩的农安信用数智新型综合监管体系,打造“信得过”的农产品。

  点评:这是食品安全的重要内容,也是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关键环节。

  2023第七届杭州(国际)未来生活节共吸引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友人,近15万人次前来打卡。AI、机器人、元宇宙……来自“未来”的新奇体验为市民和游客展现出一幅科技赋能美好生活的生动图景。

  点评:数字化、年轻化、国际化又不缺乏烟火气。把未来融入街坊里巷、用梦想点亮烟火人生。

  目前,滨江区在重点监测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共有活跃网络零售网店10540家,电商从业人数112040人。全区直播电商企业300余家,辐射上下游企业近千家,2022年整体营收超200亿元。

  点评:不只“带货”更是“带路”,以直播为代表的新一轮互联网风潮,正推动着直播产业化与直播电商赋能实体经济的双轮驱动。

  今年以来,杭州锚定法规制度、执法体系、权益保护“三大涉企改革”,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打造公正平等的法治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在法治轨道上放心投资、安心经营、专心创业。

  点评:这座城市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营商环境不只是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更重要的还是法律与规则。

  企业遇到知识产权纠纷和海外“无良买家”怎么办?中国(杭州)知识产权·国际商事调解云平台来帮忙。截至今年11月,共有国内外86家调解机构近1400名调解员入驻平台,调解成功8234件,标的总金额超38亿元。

  点评:杭州的经济“秘密”是数字化,“数字经济第一城”使中国骄傲,让世界赞叹。

  西湖区创新搭建“企诊卫士”风险监测防控平台,归集部门及社会数据8092万余条,开发企业日常监测预警等3套模型,设置6大类265项标签体系和指标体系,全力打造涉企风险监测防控体系。

  点评:从事后到事前再到事中,这个难题杭州正在破解。从“扑火”到预防,这个转变深刻而智慧。

  2021年以来,杭州在全国率先开展市场化解纷机制试点工作,突破单一公益调解模式,引入律师、民办非企业调解组织等专业力量,通过收取一定费用,为涉企、涉外纠纷提供专业高效解纷服务。

  杭州一直致力于打造“热带雨林”式的创业就业生态。创新人才引进政策、建设人才公寓、创业担保贷款、创新创业大赛……一系列的暖心服务,正吸引越来越多的人才汇聚杭州。

  点评:不断涌入这座城市的年轻人,用行动证明了“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

  KB体育网

  通过信息交互、资源共享、订单磋商、百姓共富、产业管理等功能设置,让山区群众手机点点,就能快速便捷地接到用工订单。目前,“伊加工”已为群众提供创业就业服务20万人次,带动百姓受益超过2000万元。

  紧扣“5+1”产业生态圈建设,创新“多方协同”引才模式,打造“三位一体”培育平台,构筑“产才融合”创新引擎,临平区全力构建“引、育、用”全链条卓越工程师培养体系。

  余杭区线上搭建“灵活就业”应用平台推动人岗信息双向匹配,线下布局“一站式”服务中心,并推出进驻技能培训、执业考证、健康保障、工会关爱、骑手保等4大类18项增值服务事项。

  点评:对灵活就业的增值服务,增强的是政府的责任心,增添的是老百姓对未来的信心。

  今年以来,杭州通过降低见习基地认定条件,扩大就业见习对象范围,延长就业见习期限、调整就业见习补贴额度等,鼓励和吸引更多在杭高校及长三角区域双一流高校大学生来杭就业见习。14年来,累计有13万余名大学生受益于就业见习。

  让“伯乐”来推荐“千里马”,这是钱塘区于2020年底创新推出的人才评价认定办法。截至目前,已聘请谭蔚泓、郑裕国、崔铁军等9位院士为“举才官”,先后举荐了27名人才。

  点评:“举才官”不是官,“举才官”也是官,这是打破官本位选人用人的制度创新。

  老少皆宜的社区食堂、优质共享的城乡医疗、全链条一体化的善育服务体系、多元美好的邻里生活空间、精准高效的社会救助体系,杭州持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点评:曾经的崇高理想,如今正在变成现实。共富不仅是物质财富的丰裕增长,更是社会风尚的灵魂飞翔。

  年纪大了,自己做饭太麻烦,走进“幸福·邻里食堂”,就能解决吃饭问题;“上班族”工作忙,下班后到家附近的“幸福·邻里食堂”吃个饭,还能和邻居聊聊天……“幸福·邻里食堂”成了民生幸福的“网红阵地”。

  点评:点燃的是这座城市的烟火气,跳动的是一种触手可及的幸福感,映射的是一份民生的大福祉。

  20年来,“衣语无香”以服饰为基础,引入咖啡、茶饮、鲜花、生活好物等内容,并定期举办各种文化沙龙,打造“有衣·有物·有生活”的理想空间。

  点评:于无声处,它将一种新的生活理念带到了我们身边,让我们可以静下来、慢下来。

  从“病人上门找医生”到“医生上门服务”、从“分级诊疗”到“组团共诊”、从“人管健康”向“数管健康”,临安区165个偏远山区行政村的20余万群众实现了“小病慢病不出村,在家有医靠”。

  点评:全闭环便利化基层医疗服务,让广大农民共享“数字红利”,助推高水平共同富裕。

  KB体育网

  在拱墅区小河街道,彩虹桥社会组织服务中心主任沈墨既是“红茶议事会”的发起人、主持人,也是一名“红茶议事员”。自2019年1月至今,沈墨参与的社区民主协商共治活动已有300多场。

  点评:“端起一杯茶,凡事好商量”,沈墨让这杯“红茶”品出了基层实践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效度和温度。

  “育儿帮帮团”是由杭州市计划生育协会、市妇女儿童健康服务中心共同组建的志愿者队伍,它以计生协“会员之家”、婴幼儿成长驿站、“向日葵亲子小屋”为服务场所,为3岁以下婴幼儿及家长提供照护指导服务。

  从西湖风光令历代文人墨客赞叹不已到如今坐拥三处世界文化遗产,从南宋“雅生活”方式到现在的休闲之都、创新活力之城,从繁华喧嚣的瓦舍勾栏到创新越剧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不断破层出圈……杭式美学链接起传统与当下。

  点评:雅就是正,就是我们说的中国式浪漫,就是“人间天堂”所代表的人间治理与天堂审美。

  2023年8月29日,之江文化中心正式启用,集结浙江图书馆之江馆、浙江省博物馆之江馆、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馆、浙江文学馆和之江文化中心公共服务中心五大文化配套设施,已成为浙江省新时代文化地标。

  点评:用眼睛去发掘绿水青山的价值,用笔尖去书写万物生长的热土,用双脚去发现大地蕴藏的星光。

  以良渚文化为核心,东西向串起5000年良渚文化、2000多年运河文化、1000多年径山文化、双千年古镇文化、苕溪文化、红色文化和现代数字文化等,将文化、生态、产业、城市、乡村等有机串联。

  点评:以五千年发展轴为脊骨,大走廊代表着我们的基因与底气,它绝不只是美好的概念,而是触手可及的未来。

  第十七届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不仅“新国潮”“杭儿风”满满,还国际范、互动化十足,为大家全面呈现了一场传统与现代相映成辉、人文与经济相融相促、国内国际双向循环的文化盛会。参观及参与各项活动的观众达15.2万人次。

  为了让更多人实现“逛馆自由”,今年7月31日起,杭州市属国有博物馆实行错时、延时开放,其中11家每天开放,17家周二闭馆,其余24家维持原状,老百姓“每天都有博物馆逛”。

  在杭州亚运会倒计时9天,由“送花娘”与“挑花郎”共同出镜的《丹青游》火遍全网——他们在一幅幅宋画中穿梭,与画中人相遇,一起踢足球、玩电竞、练体操、比举重,以宋韵点亮亚运,获得了超十亿次的点击量。

  点评:每个人手指动动,就为这座拥有宋韵之美的亚运之城增加了一次点赞,足以让整座城市“燃”起来。

  2022年11月29日,径山茶宴作为“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的重要部分,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千年古茶焕发新生的背后,是一群径山茶人“让全世界看见径山”的情怀和“实现共同富裕”的梦想。

  点评:径山茶宴,既是万物生长的自然礼赞,也是守正出新的传承接续,更是共生共创的城市品牌。

  他们没有耀眼光环,他们只是人群中普普通通的一员。也正是他们,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用点滴的善举温暖着这座城市,将爱的种子播撒在每个人心中,构成了新时代的“英雄群像”。

  点评:“伟大的灵魂,常寓于平凡的躯体。”正是有如此多无怨无悔、倾情奉献的平凡人,我们的城市才越来越温暖而厚重。

  6月13日,当遇见一名女子落水轻生时,外卖小哥彭清林从10余米高的西兴大桥上一跃而下,将她从死亡边缘解救回来。在成为万众瞩目的“杭州骄傲”后,他又换上骑手服、戴上头盔,重新做回了一名外卖小哥。

  点评:他的纵身一跳,是一次冲天的飞跃,将一个人的精神高度刻画在时光深处。

  深入人心的力量,恰是来自那些平凡而伟大的心灵。今年1月,来自杭州市澎博小学的后勤保洁员施大姐收到“荣誉副校长”的聘书;杭州市钱江外国语实验学校的保洁员郑大姐获得了学校年度“皮格马利翁奖”。

  点评:你的周围有千千万万这样的人,正是因为有他们,我们的生活才更有品位,城市才更有幸福感。

搜索